2025年最新全国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专科院校有哪些

排名第1:中国民航大学;

排名第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排名第3:山东航空学院;

排名第4:枣庄学院;

排名第5:信阳农林学院;

排名第6:昌吉学院;

排名第7: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排名第8: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排名第9: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排名第10: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全国空中乘务专业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排名等级
1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乘务--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
3山东航空学院空中乘务--
4枣庄学院空中乘务--
5信阳农林学院空中乘务--
6昌吉学院空中乘务--
7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空中乘务--
8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9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10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11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1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13私立华联学院空中乘务--
14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15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16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17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18上海建桥学院空中乘务--
19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20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21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22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23黑龙江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24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25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26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27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28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29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30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31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32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33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34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35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36河北外国语学院空中乘务--
37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38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39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40伊春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41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42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43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44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空中乘务--
45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46鄂州职业大学空中乘务--
47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48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49天津市职业大学空中乘务--
50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51西安外事学院空中乘务--
52西安思源学院空中乘务--
53南昌理工学院空中乘务--
54江西科技学院空中乘务--
55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56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57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58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59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60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61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62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63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64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65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66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67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68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69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70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71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72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73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74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75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76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77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78汉口学院空中乘务--
79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80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1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2武昌理工学院空中乘务--
83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4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5西安翻译学院空中乘务--
86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7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8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89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90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9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92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9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94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95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
96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97海口经济学院空中乘务--
98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99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100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详细介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办于1979年,曾隶属于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129人,其中本科生22002人。

办学思路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增强办学实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以服务与贡献拓展办学资源,努力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5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64人,占比91.9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2人,占比为24.32%;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22人,占比为44.23%。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1人;有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广西教学名师、广西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荣誉称号50余人次。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教学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68.7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8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8.95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各类实验场所343个,包括专业实验室215个,基础实验室52个,实训场所39个,实习场所13个,其他实验场所24个。本科教学科研实验设备28548套,仪器设备总值为2.76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409台(套)。图书馆面积4.2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88.59万册,电子图书213.67万册,电子期刊100.68万册,正式数据库32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1.5GB,覆盖校园的信息点近16800个,建有统一身份认证的教务、学生、科研、图书等功能完善的管理系统。

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39个本科专业,专业布局高度契合广西“14+10”现代产业、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学生航天品质培育,确立了以“123456”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3个,现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5个自治区级基层教学组织,4个广西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2个广西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广西一流本科课程20门,广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

应用研究

学校立项建设10个重点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批为广西一流学科共建项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现有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桂林市重点实验室、12个校级科研平台、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单位。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468项,横向项目61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43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821篇;获知识产权授权830项;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市厅级成果奖9项。

文化育人

学校以“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文化育人”为大学文化建设理念,2015年创设国内高校第一个“航天日”,实施航天文化进校园“六个一”工程,促进桂航学子在精神上成人,探索出了一条利用行业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航天路”。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和多名航天系统两院院士认为,桂航学子具有鲜明的“航天品质”。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和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工作,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柬埔寨、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校际交流、学分互认项目50余项。2022年,学校与美国印第安纳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招生。学校立足广西区位优势,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先后牵头组建了中国—东盟无人机产业联盟、中国—东盟航天工程师学院,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此外,学校还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来华留学生规模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曾获得“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四年,学校共获广西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451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63项,二等奖126项,三等奖219项,优秀奖40项。近三年,获体育竞赛类国家级前八名16项,区级第一名14项、前三名26项。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升本以来,600余名应届毕业生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外交学院等单位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曾在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和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多次做典型发言,介绍的就业工作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和兄弟院校的认同,就业工作典型做法在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等主流媒体刊发报道,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日新”桂航精神,秉承“尚德、博学、慎思、笃行”桂航校训,致力于建设“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会员单位、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航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级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西航空航天科学研学基地)、桂林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单位、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多次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航天报》《广西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广西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深度报道。(数据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20日)。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术成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