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天津开设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专科院校有哪些

排名第1: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排名等级
1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船舶建造类企业:舰船动力工程的生产设计、船舶修造生产管理、船舶检验、船舶经营管理等。

开设船舶动力工程技术的院校推荐:

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军工学校。学院历经中南兵工学校、湖北工学院等7个时期,先后隶属于中南兵工局、六机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1998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1999年转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

2.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73年,2002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2月,原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实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教育厅双重领导,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为主的管理体制。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交通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紧密融合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持续提高。学校是中国特色高...

3.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1000余亩,现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4000余人。一、校港一体、工学结合,坚守港航特色办学之路学院主办方山东港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的殷殷嘱托,勇担企业办学主体责任,以“走在前、开新局”...

4.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渤海船舶工业学校,先后隶属于原第一、第三、第六机械工业部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要为国家船舶工业和军工产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01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渤海船舶工业学校与葫芦岛电视大学、葫芦岛市师范学校合并设立渤海船舶职业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优秀”等级院校。2014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7年,...

热门专业推荐:

1.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是什么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主要研究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建筑电气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楼宇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修、维护和管理等。例如:大厦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监控系统的安装,楼宇电梯、空调、照明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等。关键词:电照明电梯监控

2.生物产品检验检疫专业

生物产品检验检疫专业学什么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检验检疫》、《动物卫生检验学》、《微生物及免疫检验技术》、《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

3.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干什么

船舶建造类企业:舰船动力工程的生产设计、船舶修造生产管理、船舶检验、船舶经营管理等。

4.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

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详解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集控值班员、热力网调度员、热力营销管理员等职业,热力工程建设管理、锅炉运行、汽轮机(燃气轮机)运行、热力网调度、巡线、机务维护、电仪维护、热控、电气、客户专责、收费管理、客服、稽核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热工基础、流体力学、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燃气轮机)设备及运行、热力系统等知识,具备工程识绘图、锅炉等热源设备运行维护、热力网调度、热力市场营销以及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质,能够从事热力网工程建设管理、电厂集控运行、热力网系统(设备)安装维护、热力市场拓展、热价计费谈判、供热合同拟定、客户接待服务、电力产业数字化改造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识读绘制工程图,进行热力网工程过程管理的能力;

2. 具有进行锅炉设备、热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进行及组织实施热力网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能力;

4. 具有热力市场拓展、热价计费谈判、供热合同拟定、客户接待服务等热力营销的能力;

5. 具有运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进行设备控制、供热网调度、数据信息采集的能力;

6. 具有进行电力产业数字化改造、构建城市热能应用之智慧供热系统的能力;

7.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具有学习、应用及推广绿色供热新技术的能力;

8.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热工基础、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运行与维护、工程制图及 CAD、电工基础、建筑给排水、电力(热力)工程职业安全、电力(热力)环境保护。

专业核心课程:锅炉设备及运行、热电联产与热力系统、供热工程、热工检测与自动调节、热力市场营销、智慧供热典型解决方案分析、地热应用技术、分布式供热技术。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锅炉设备检修、汽轮机本体检修、管阀安装检修、水泵检修等实训。在具备能源综合利用条件的大型热电联产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5.药品生产技术专业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干什么

药品类企事业单位:药物生产与加工、药品检验、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控制与工艺管理、中药炮制与鉴定、药物管理与营销。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信息

位于中国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代码:12052)是湖北省,专科(高职),理工类,成立于1950年。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详细介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军工学校。学院历经中南兵工学校、湖北工学院等7个时期,先后隶属于中南兵工局、六机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1998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1999年转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秉承“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坚持“兴船报国育英才”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先后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计划”)。

学院是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舰船科普教育基地(特色学校)等。

学院始终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治校方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目前,学院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成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为主干、现代制造与信息技术类为两翼,土木建筑类、财经商贸类、旅游类、艺术类为拓展的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个专业的军士生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7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255人。拥有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三名计划”名师1名,湖北名师5名,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湖北产业教授3名、荆楚好老师3名,获“楚天园丁奖”、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等省级荣誉称号者20名。拥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名师(技能名师)工作室7个。

目前,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军士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等国家级专业1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重点专业25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海员培训基地1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4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项目1个。

学校建有智能制造中心、智能航运中心、机械制造技术中心、轮机中心、机电一体化中心、产品创意设计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焊接实训中心、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商务中心等22个校内综合训练基地。拥有船舶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船用零件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机舱实训基地、数控加工、柔性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船体组立生产线实训室、计算机网络技术、暖通空调、酒店管理、数据分析、直播电商等136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其中,国家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实训室6个。

风雨兼程跨世纪,砥砺奋进74年,船院人筚路蓝缕,创业如歌。新时期船院人在这块寄托着洋务运动风云人物——张之洞“实业兴国”梦想,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中国的保尔——兵工专家吴运铎战斗生活过的热土上,勤奋工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

办学情况

学院坚守“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主动增强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能力,助力湖北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以“军民融合”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形成了服务“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国家战略的“三海一工”的特色专业群体系;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建专业,构建了“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导向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院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

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为根本统领,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根本面向,以深化“军民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产教融合”为根本路径,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全面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树立全国海洋科技工业职业教育标杆,建成行业旗舰、国际领先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深度融入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为“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提供高水平系统化支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亮丽的“武汉船院新篇章”,为世界职业教育“中国标准”“中国模式”的全面形成、应用推广贡献智慧。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成果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