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及专业解读|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学院简介

电气与计算机学院前身是学校城市建设系电气工程教研室,197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专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15年原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为“电气与计算机学院”。学院秉持“尚德唯实,笃行筑成”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着力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及专业解读|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高级职称64人,具有博士学位55人,硕士生导师43人,20余人有国外访学经历,有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和优秀企业的兼职人员42人。教师队伍中拥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31人、行业专家10人、在省级学会协会机构等担任重要职务的学术兼职人员32人。

教学成果及竞赛获奖

近五年,学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吉林省科技计划重大攻关项目等各级各类以及横向科研项目105项,科研经费2899.34万元,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30篇,参编地方标准和规范20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60余项。其中获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4项。

在学院积极组织下,每年参与竞赛获奖学生人数众多,仅去年一年就有807人次获奖,其中166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641人次获省级竞赛奖,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14人次,省级二等奖78人次,省级三等奖258人次。

自动化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以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信息工程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各种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实施智能控制。具有控制与管理结合,强电与弱电并重、软件与硬件兼顾的鲜明特点,是以工业自动化、过程自动化、电气及建筑自动化为特色的宽领域专业。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国企、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电力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工业系统综合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电气自动化、工业过程控制、建筑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设计、系统集成、产品开发、制造、应用及企业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1年成立,2016年顺利通过吉林省教育厅专业综合评价。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分析、研究和解决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以后能够继续深造,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分析、设计、应用开发、管理与运维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电子信息领域行业需求,融合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培养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创业意识,能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的复合交叉专业人才。

学院及专业解读|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研究所、设计院、企事业单位从事IT行业、智能产品设计行业、金融电子行业、智能仪器行业内进行系统集成、信息系统设计、智能产品设计、硬件开发、通信系统设备研究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电子信息专业或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建筑类电气工程及电力系统相关领域为应用背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具备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建筑类电气工程及其他电气工程相关领域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计算机原理与单片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系统、照明技术、电气消防系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监理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调试、管理、监理、招投标、预决算、电力公司设计、运行、施工和维护工作以及科研单位电气系统相关研究开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研究、分析、设计建筑电气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和使用现代技术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处理等工作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单片机、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建筑智能环境学、公共安全技术、建筑设备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概预算。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安装施工、运行与维护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调试等工作,也可从事咨询、监理、研究、教育等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攻读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网络工程

专业简介

网络工程专业成立于2010年,是校级一流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具有扎实的网络工程理论基础,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院及专业解读|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开源操作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路由器与交换机、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国防、金融、公安、教育、科研院所和信息技术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研发、智能网络系统开发、网络工程设计与配置维护等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网络专业硕士及计算机相关学科硕士学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