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及专业解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及专业解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创建于2006年3月(材料专业始于1995年),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功能材料4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土木水利(建筑与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硕士点,在校本科生1200余名,研究生180余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十二五”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十三五”高水平优势特色A类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省级优势特色品牌专业、吉林省高水平一流专业、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吉林省高水平一流专业,教学团队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实验中心为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8门省级部和校级精品课优秀课,设有吉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是寒地建筑综合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型建材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硅藻土资源综合利用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节能工程实验室等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依托单位,吉林省硅酸盐学会、吉林省硅藻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10余个国家级省级学会协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8人,博士53人。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B类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专家。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其中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SCI、EI收录400余篇。

学院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单位开展紧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有23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9个教学科研战略合作基地。学生在国家、省级学术竞赛中获得奖励数百项,就业率85%以上,研究生考取率20%以上。

教学成果及竞赛获奖

近三年学院获得省级、校级教研课题6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60余,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获奖10人次。

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重要赛事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励26余项,省级及以上奖励155余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国家级金奖3项、银奖10项、铜奖12项;省级金奖44项、银奖34项、铜奖49项。

专业介绍

0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简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学校长期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以绿色建筑材料以及新型陶瓷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知识,具备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材料工程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工程职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与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使用现代工具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其他相关材料工程,尤其是绿色建筑材料以及新型陶瓷材料等领域从事科研、开发、产品与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工厂设计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工艺、混凝土结构与性能、建筑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建筑材料学、材料物理、陶瓷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机械与设备、硅酸盐热工基础与设备、复合材料。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材料及陶瓷类企业、建筑工程等领域从事产品生产、开发和技术管理、材料实验、质量检测、建筑施工与管理、监理等工作;也可在学校和科研单位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0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院及专业解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研究、设计、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项目管理、沟通交流及终身学习能力;具备人文社会素养、环境意识、国际视野与团队精神,能够使用现代工具,在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化学建材的研究与分析、材料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结构与性能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科学基础、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聚合物反应工程、复合材料、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建筑类大型国有企业、建筑类材料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材料检测单位从事科研、生产、设计、质量检测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03、材料化学

专业简介

专业培养符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实验技能 , 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中从事材料的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技术能力;具有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改进、新材料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能够在建筑、机械、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材料的合成、加工、性能检测、分析与改进、开发新材料及管理工作的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大学物理、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合成与加工、高分子化学、水泥与分析、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建筑材料学、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建筑企业、化工企业、建筑工程领域、装饰设计与施工等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检测、管理、设计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04、功能材料

专业简介

功能材料是一个涉及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和多种工程学科交叉的新型专业,专业设置符合国家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要求,为国家及吉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储备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培养先进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领域急需的技术人才,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针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功能材料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在先进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具有较完整知识结构和相关实验技能,能在相应领域从事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运营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及专业解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干课程

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学专业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物理实验、材料化学、材料化学实验、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功能材料基础、功能材料合成与制备、功能复合材料、先进结构陶瓷、纳米材料工程、薄膜材料与技术。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和管理部门从事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产业等领域相关的新型功能材料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材料检测、科研、教学、技术培训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面向机械、化工、航天、电子、芯片等行业和领域就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