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成绩多少分能报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河南高考成绩多少分能报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1、文科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分是440分、最低位次是128308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分是409分、最低位次是142616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分是400分、最低位次是157726名。

年份 选科(专业组) 批次(招生类型)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3 文科 专科批(普通类) 440 128308
2022 文科 专科批(普通类) 409 142616
2021 文科 专科批(普通类) 400 157726

2、理科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分是399分、最低位次是337950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分是380分、最低位次是356157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分是340分、最低位次是371134名。

年份 选科(专业组) 批次(招生类型)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3 理科 专科批(普通类) 399 337950
2022 理科 专科批(普通类) 380 356157
2021 理科 专科批(普通类) 340 371134

二、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1-2023年在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对应位次排名

年份 专业(批次)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3 工程造价

(专科批)

451 115265
2023 市政工程技术(专科批) 446 121113
2023 智能建造技术(专科批) 445 122345
2023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批) 445 122345
2023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科批) 443 124654
2023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批) 442 125906
2023 建筑设计(专科批) 441 127094
202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批) 440 128308
2023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批) 448 118801
2023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科批) 399 337950
2023 建筑设计(专科批) 406 325658
202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批) 404 329152
2023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批) 404 329152
2023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科批) 401 334434
2023 工程造价(专科批) 401 334434
2023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批) 400 336219
2023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批) 407 323853
2023 智能建造技术(专科批) 407 323853
年份 专业(批次)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2 智能建造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

(专科批)

417 133019
2022 人力资源管理(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413 137807
2022 建筑设计(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412 138987
2022 园林工程技术(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411 140180
2022 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专科批) 411 140180
2022 市政工程技术(专科批) 411 140180
202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410 141459
2022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批) 409 142616
2022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科批) 409 142616
2022 工程造价(专科批) 414 136619
2022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科批) 400 323388
2022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科批) 380 356157
2022 智能建造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专科批) 385 348461
2022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批) 385 348461
2022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批) 385 348461
2022 建筑工程技术(工业化设计与管理)(专科批) 383 351518
2022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科批) 382 353072
2022 园林工程技术(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380 356157
202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380 356157
2022 绿色低碳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降碳)(专科批) 380 356157
2022 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专科批) 380 356157
2022 建筑设计(办学地点绍兴上虞校区)(专科批) 387 345253
2022 工程造价(专科批) 388 343631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详细介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杭州钱塘江畔,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2002年1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办学60多年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专业群A档)、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典型60强、全国职业教育育人成效50强、全国职业教育服务贡献50强、浙江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浙江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连续8年获得省教育厅教学业绩考核A级,为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各类人才6万余名,是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

学校现有杭州萧山、绍兴上虞两个校区,共占地103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500余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6500余万元,各类纸质图书99万余册、电子图书96万余册。学校建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5个浙江省“十三五”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余个中外合作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实训室108个;建有各类校外实习基地763家,其中省级示范性校外基地52家,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128家。学校为中央财政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类高职师资华东片培训中心和浙江省建造师资格注册培训机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房地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高职高专建设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等。

学校发挥特色优势,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目前设有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建筑设备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贝茨建筑工程师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军士教育学院6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开设28个专业,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专业4个,国家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

学校坚持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现有双师型教师437人,硕、博546人。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坛新秀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15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8名教师入选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5名教师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08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执业资格;拥有2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双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提升,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材奖1项,编写出版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及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等110余本。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4项、厅级科研项目536项,获授权专利430项,出版专著38部;成立校企研发中心27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6家,市级研发中心7家;师生参与编写工法60余部,其中国家级工法2部、省级工法18部。学校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建设科技一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5项。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合作开放办学宗旨。携手名企,持续推进联合办学、联合育人的“1+1”校企合作学院,共与7家企业开办合作学院;依托行业,创新实践“1+1+X”办学模式,共成立9家行业联合学院;校企共同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与浙江南都房地产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风华城市服务学院”,与绍兴市上虞区e游小镇管理委会共建e游产业学院;立足专业,积极探索工程造价、楼宇智能、园林工程、城市信息化、现代文秘、农污治理6家“1+X”专业一体化发展联盟。学校《共建e游产业学院,共构特色小镇人才生态链,打造校镇融合示范窗口》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学校持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主动参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中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有成效的办学国际化格局,与美国贝茨技术学院合作成立贝茨工程师学院,与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工程技术(国际工程方向)等共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菲律宾八打雁州立大学合作设立菲律宾首个丝路学院,与菲律宾唐•博斯科大学、菲律宾浙江总商会、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签约共建建筑职业教育联盟,开设23门双语课程和29门国际元素微课程,为马来西亚、卢旺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受到了各国政校行企的一致认可。中菲丝路学院作为唯一中菲项目入选(2018-2021)中国-东盟教育特色合作项目优秀案例汇编。

学校坚持社会服务,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和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产业学院,立足建设行业,坚持以服务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和专业继续教育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建设产业工人从入岗、转岗到技能提升、职称晋升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通道。年培训各类各级建设行业人员超3万人、年承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超2万人。

学校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塑造校园品牌文化,拥有鲁班文化、心育文化、定向体育文化3个省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鲁班文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舞蹈作品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两届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竞赛特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等国家级活动;创建了57个学生社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拥有创业孵化项目19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达270余项。连续三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融天下建设与心、担建设天下于肩”。学校将紧贴建设行业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树人立校、质量兴校、专业名校、人才强校、合作活校、服务优校、文化铸校、科学治校八大计划,弘扬“敢亮剑、志筑强”的建院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

自1958年建校以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