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成绩多少分能报考咸阳师范学院

一、山东高考成绩多少分能报考咸阳师范学院?

1、综合

咸阳师范学院2024年在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的最低分是456分、最低位次是288888名。咸阳师范学院2023年在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的最低分是490分、最低位次是190907名。咸阳师范学院2022年在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的最低分是487分、最低位次是178920名。

年份 选科(专业组) 批次(招生类型)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4 综合 一段(中外合作办学) 493 195927
2024 综合 一段(普通类) 456 288888
2023 综合 一段(普通类) 490 190907
2023 综合 一段(中外合作办学) 484 206929
2022 综合 一段(普通类) 487 178920
2022 综合 一段(中外合作办学) 483 190335

二、咸阳师范学院2022-2024年在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对应位次排名

年份 专业(批次)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4 化学

(一段)

456 288888
2024 数据科学(一段) 478 234382
2024 物理学(一段) 484 220004
2024 学前教育(一段) 493 195927
2024 数字经济(一段) 499 181321
2024 思想政治教育(一段) 528 114709
2024 文物与博物馆学(一段) 530 111886
2024 汉语言文学(一段) 533 106281
年份 专业(批次)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3 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一段)

484 206929
2023 物理学(一段) 490 190907
2023 数字经济(一段) 490 190269
2023 化学(一段) 507 152982
2023 思想政治教育(一段) 521 123614
2023 文物与博物馆学(一段) 525 115027
2023 汉语言文学(一段) 526 112859
年份 专业(批次) 分数线 位次排名
2022 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师范类)(中外合作办学)

(一段)

483 190335
2022 物理学(师范类)(一段) 487 178920
2022 化学(师范类)(一段) 503 144004
2022 文物与博物馆学(一段) 508 132479
2022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一段) 512 124542
2022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一段) 517 114149

咸阳师范学院特色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 经济学 数字经济
社会学类(本) 社会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类(本) 科学教育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特殊教育
体育学类(本) 体育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 日语
新闻传播学类(本) 新闻学
历史学类(本) 历史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数学类(本)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类(本) 物理学
化学类(本) 化学
地理科学类(本)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生物科学类(本) 生物科学
心理学类(本)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类(本) 统计学 数据科学
材料类(本) 材料化学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 电子信息工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计算机类(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测绘类(本) 测绘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商管理类(本) 财务管理
公共管理类(本) 土地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音乐学 舞蹈表演 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播音与主持艺术
美术学类(本) 美术学 书法学
设计学类(本)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教育类(专) 学前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
语言类(专) 应用英语 中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咸阳师范学院详细介绍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并入。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2024年9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位于大秦故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00余亩,有实习实训基地265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留学生18000余人。

学校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教育、文物2个硕士点,本科专业53个(师范类专业28个、非师范类专业25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2017年被确定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国家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专业14个,省级名牌专业、特色专业等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教材奖等5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7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X”证书试点学院项目等9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1个,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61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200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博士、硕士占比90%以上。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社科联专家等5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28人,咸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8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6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20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900余篇,被SCI、EI等收录300余篇。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吴宓研究会、陕西省刘古愚研究会、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教师教育中心、咸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咸阳发展研究院和泾阳茯茶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90余万册,特色文献10033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曾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奖”“编辑出版优秀奖”。其中“秦汉文史研究”栏目连续获得全国和陕西省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编辑出版《秦汉研究》,秦汉文化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7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000余名师生通过“项目”带动,分别赴菲律宾、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赴新加坡幼儿园任教、赴韩国开展交换交流、游学活动以及通过“2+2”“3+1”的形式赴美国、韩国留学攻读双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先后聘请10个国家的100余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已培养留学生数百名。

建校40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1万余名高级应用型人才,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委”、“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陕西省“平安校园”等称号。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获批“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优质师范院校储备院校。2022年4月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帮扶高校,5月入选苏陕协作帮扶单位,6月被确定为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一流学院”建设和提高办学层次为重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

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位置

坐落在校本部: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43号,秦都校区: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珠泉西路3号的咸阳师范学院,环境优美,是学习和科研的理想场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